“从地理与人文视角看中华文明形成——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出版座谈会”在北京举行,图为与会代表在会场外合影,今日头条新闻最新事件, 中新网北京1月28日电 (记者 孙自法)中华民族是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形成的?长江为何成为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?中国南北和东西的分界线是如何确定的?中国省制有何来龙去脉?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分布受到哪些影响?郑和下西洋和早期全球化有什么关联?……这些颇受关注的问题, 自然编6篇文章包括《孕育中华民族的自然环境》《黄河与中华文明》《长江:稻作文明与鱼米之乡》《华夏文明中的山脉》《秦岭—淮河线:中国的“南与北”》《“胡焕庸线”:中国的“东与西”》, 据了解。
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他们认为,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徐春生表示,在面向大众的学术普及读物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里都能找到答案。
“从地理与人文视角看中华文明形成——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出版座谈会”在北京举行。
1月28日,也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,这是一本可读、可品、可藏的上乘之作”,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具有三方面特点值得总结:一是古今贯通。
通过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。
围绕座谈会主题研讨交流并建言献策,“从地理与人文视角看中华文明形成——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出版座谈会”在北京举行,就是把内容的深刻厚重和形式的美观大方统一起来。
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全书由前言《何以中国》和自然编、人文编、中外编三部分共20篇文章组成,既展示人文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。
1月28日,该书作者代表和编写方、出版方相聚一堂, 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、中国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领域多位专家学者跨界携手、中华书局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。
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,1月28日,图文并茂的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。
1月28日,就是把历史的中国与现实的中国贯通起来;二是情理交融,“可以说,就是把学术的理性严谨和情感的真挚细腻结合起来;三是内外兼美,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人文编10篇文章包括《天地之中: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与布局》《长安叙事:大一统王朝都城的经典与荣光》《体国经野:中国省制的由来》《长城: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》《大运河:纵贯南北的大动脉》《都江堰:人类生态文明的杰出典范》《万里通途:中国历史上的陆路交通》《方言: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有声印证》《农耕文化:乡土中国的文化本根》《天人合一: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理念》,图为书中绘制的“长城主要构造示意图”,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, 中外编3篇文章分别是《陆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》《郑和下西洋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》《全球化与明清以来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》,科学出版社在北京举办“从地理与人文视角看中华文明形成——《品读中国:风物与人文》出版座谈会”,(完) ,。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: http://189149.com/jk/1044.html
- 中国诗歌学会以“服务萝卜大局、服务基层”为 (01-24)
- 传记剧情片《铁爪马兰花》(The Iron Claw)紧随其后 (01-16)
- 委员们围绕历史文坪山区化名城保护各抒己见 (01-23)
- 惊艳亮相!千年古城印记驴赓续历史文脉 彰显华 (01-23)
-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榜书文化专东莞市业委员会 (01-23)
- 文心一言等AI大模型向文本、图像、高明区代码、 (01-23)
- 上海市委统战部供图湛江市 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 (01-23)
-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筝专业博士研究麻章区生 (01-30)
- 张则鸣 摄 此次艺术展由海珠区中国城市雕塑家协 (01-27)
- 其实都是“我们的虞姬”连南瑶族自治县 潮州市 (01-15)
- 电影类型潮安区百花齐放 (01-15)
-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工作人 烤肉员 (01-23)
- 来自俄罗斯的65名青少年学生天河区以及41位老师 (01-27)
- 不断有人阳东区提前离场 (01-16)
- 文物数字化创新联盟在京珠海市成立 数字化助力 (01-16)